

下消化道包括腸和肛門。腸是消化系統中,由胃至肛門之間的消化管道,為大部份化學消化過程的所在地,將食物的營養吸收。
小腸有環狀褶及絨毛,可以增加腸道的表面積,十二指腸介於胃與空腸之間,是小腸中長度最短、管徑最大、位置最深且最為固定的小腸段.胰管與膽總管均開口於十二指腸。因此,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膽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腸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空腸可吸收像醣、胺基酸及脂肪酸等的養份。迴腸有腸絨毛可以吸收維生素B12及膽汁酸,也可以吸收其他養份。
大腸有盲腸,連接著闌尾。結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結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但其中也有一些可以生成維生素K的細菌。
直腸,是人的消化系統的一部分,它是腸的最後一部分,位於肛門的前面,其作用是積累糞便。當直腸中的糞便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向大腦通知這個狀態,以便排便。最後由肛門排出糞便。
胃腸道是免疫系統重要的部份。消化道的表面積,大約是一個足球場的表面面積,由於表面積大,因此需要免疫系統的工作才能防止病原體進入血液及淋巴
對健康有益的腸道菌群也可以避免可能有害的細菌在腸道中生長。讓細菌在腸道中為有限的空間及食物而競爭,腸道一般會有80-85%的益菌,其餘15-20%是可能有害的細菌
。

食用高纖的食物可以誘導調節T細胞的分化,經由誘導T細胞的分化、調節T細胞,減少其發炎及過敏反應。
~老人常見的消化道相關問題~
便秘 “這是我們看到的最常見的事情之一
,的確,隨著人們進入他們的60歲和70歲,大便的習慣可能會改變,主要是較多的便秘。”
症狀包括排便困難或疼痛、不常排便及硬的、乾燥的大便。
有許多與年齡有關的因素會引起老年人便秘。
消化系統的變化 你的消化系統藉由一系列的肌肉收縮移動食物通過你的身體。就像擠牙膏那樣,這些收縮推著食物沿著你的消化道移動。
當我們年紀大了,這個過程有時就會變慢,而可能會導致食物比較慢地通過結腸。當東西慢下來,更多的水分就會從食物殘渣中被吸收,這會導致便秘。
藥物的使用 老年人服用很多種藥物,當年紀大了,開始會有較多的健康問題,需要藥物來處理。
幾種常見的藥物會引起便秘,用於治療高血壓的鈣離子阻斷劑就是一個例子。“對血壓非常好,但常造成便秘”。
麻醉性止痛藥則是另一種常見的罪魁禍首。膝關節或髖關節置換手術的老年人經常會被給與麻醉性止痛藥治療疼痛。“麻醉性止痛藥直接影響腸道,它們會減慢腸道。”
不活動 當年紀大了,人們常變得較不活動,而不活動會使你便秘。生病期間臥床休息更會導致真正的問題。例如,如果一個人做完關節置換手術,需要時間來恢復才能再度充分活動。再加上麻醉性止痛藥,“使得可以處理的便秘變成更嚴重的問題。”
沒有喝足夠的水 任何年齡的人,保持良好的飲水習慣有助於防止便秘。尤其因高血壓或心臟衰竭問題而使用利尿劑的老年人問題更多。利尿劑使你小便次數增多以排除多餘的液體,而使血壓降低。有些人可能會避免喝太多的水,使他們整天不必上廁所。在排尿較多與飲水較少的情況下,你會變成脫水。
~如何保護你的消化系統健康~
保持活動 每週至少運動5天,每天30分鐘,可以幫助預防許多與年齡有關的健康問題。這也將有助於你保持規律和減少患結腸癌的危險。
多吃纖維 高纖維食物(包括水果和蔬菜)、全穀物和豆類也往往是高營養及低脂肪。高纖維食物可以幫助預防便秘的症狀。
飲用大量的水 在一整天中喝大量的水。喝足了你就不會覺得渴。如果你正在服用利尿劑,跟你的醫生商討管理你服藥的方法,好讓你不會變成脫水。
管理你的體重 保持健康的體重,可以幫助預防許多與年齡有關的健康問題,如心臟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避免健康問題可以減少一些你需要服用的藥物,這表示就較不必擔心消化的副作用。
限制飲食中的脂肪、選擇健康的部分、及選擇全食物而不吃加工食品都將幫助你更輕鬆地管理你的體重。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有任何令人煩惱的症狀,一定要告訴你的醫生,並要求定期的篩檢。
<<大腸癌>>
什麼引發大腸癌
大腸癌的成因仍然是未知之數,這方面的研究仍全力在進行。根據統計,大腸癌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可能增加患腸癌的危險。此外,肥胖、缺乏運動、吸煙、飲酒也可能增加風險。
家族中有人患過腸癌,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成員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較高。如果年齡在45歲以下的父母親或兄弟姊妹得了大腸癌,或者同一家族中有幾個人患有大腸癌,得大腸癌的風險都會增加。
因親人患大腸癌而擔心的人,可到專科診所請醫生評估自己患病的風險。定期用結腸鏡檢驗,對於高危險族群會有幫助。
大腸癌的症狀
大腸癌的症狀包括以下任何一種:
大便有血,或呈黑色
大便帶有黏液
沒有明顯的理由下,大便習慣改變 (如持續的便秘或腹瀉)
體重下降
腹部絞痛
便後感覺腸內仍有糞便
嘔吐
貧血症狀,如手腳冷、疲倦、容易心跳、氣喘、面色蒼白及頭暈
癌腫瘤也可能引致腸閉塞,症狀包括身體不適、便秘、腸絞痛和腹部發脹等。
術後吃得好有助康復:
切除腫瘤後,有些食物可能影響到排便的習慣。術後短則數星期,長則數月,排便的習慣就會穩定下來。
但初期或會有以下的變化,須耐心適應:一天排便數次(頻繁);一有便意就要衝往洗手間(急迫感);腹瀉;便秘;腹脹,經常放屁;臀部痠痛。這些症狀通常會逐漸減輕。若情況持續或排便始終不穩定,須告訴醫生,看應該用藥還是請這方面有專長的護士或營養師協助。定時進食有助於穩定排便。如果食慾不振,不妨試試少量多餐。每天至少飲用一至兩公升純水。多吃魚、肉、蛋等高蛋白食物以助康復。宜進食各種不同的食物以求均衡。但要按身體狀況,避免過敏和須顧忌的食物。最好每天記錄食物的種類、數量和身體的反應,看怎樣進食對康復最有利。
若有腹瀉,可多吃白麵包、白麵等低纖維食物,避免全麥等高纖食物。少吃綠葉菜。蔬菜要煮軟,水果要削皮。排便漸趨穩定後,可試食術後初期不適應的食物,看是否不再影響排便。若始終不能適應,可請教營養師。術後若經常放屁或感到腹脹,試看以下的做法能否紓緩:放慢進食,仔細咀嚼;少吃豆類、啤酒、口香糖、碳酸飲料、洋蔥。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6%88%E5%8C%96%E7%B3%BB%E7%BB%9F
http://www.uuuwell.com/mytag.php?id=56692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42067
http://blog.xuite.net/jt.jane/blog/61076324-%E8%80%81%E5%8C%96%E8%88%87%E6%B6%88%E5%8C%96%E7%B3%BB%E7%B5%B1%E7%9A%84%E5%81%A5%E5%BA%B7
http://www.ysp.com.tw/ysp/Product-Medicine-01.aspx?tc=6b&volumn=201009&sn=6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6028
http://kokushinado.ame-zaiku.com/gastro/2_gastduo.html
http://www.med.miyazaki-u.ac.jp/community-medicine/child/syoukaki/syoukaki1.htm
http://www.cancer-fund.org/tc/bowel-cancer.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85%B8%E7%99%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