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高溫,讓許多人大喊吃不消,紛紛出現中暑情況。中暑為中樞調節能力出問題,免疫調節差的人容易中暑,平時可藉由食療或中醫保健的方式,減少中暑發生。

中醫認為,天氣炎熱加上吃太多辛辣刺激食物,讓人火氣大,因而出現口乾舌燥、口臭嘴破、眼睛出現血絲、臉色紅赤、長痘痘、小便黃及便秘等症狀,若身體排汗功能不佳,無法排除身體多餘熱氣,便會產生中暑。其又可分為兩種

一般熱傷害為在戶外水分流失過多所導致,稱為「陽暑」夏天

進入冷氣房、汗流不出則為「陰暑」

平時可藉由食療方式預防中暑

例如絲瓜、冬瓜、空心菜、蘆薈、綠豆及薏仁等。綠豆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但體質較虛弱的人不適合飲用;具有同樣功效的苦瓜,還能緩解胃熱煩躁症狀

蓮藕.jpg
尤其是蓮藕,對於食慾不振、容易脹氣,經常中暑的體質特別適合。因為蓮藕生用性寒味甘,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適合火氣大的人食用。

內關穴.jpg
一旦中暑,可按摩緩解暑熱的「內關穴」,其位置在中指下方腕橫蚊下三指的兩筋中間,每次按壓510秒、10次為一回合、早午晚各按壓一回合。不過不適合於剛吃飽或太餓時按壓。


夏日消暑茶飲作法不妨自己在家DIY

材料:西洋蔘5克、麥門冬2克、五味子1克、金銀花1克、甘草6

西洋參.jpg麥東門.jpg五味子.jpg金銀花.jpg甘草.jpg

煮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後,加入500CC開水煮滾後燜10分鐘,去渣取汁飲用,溫熱或冰涼飲用皆可。

功效:西洋蔘補氣可以緩解疲勞,也可以緩解因暑熱而引起的煩躁、口渴等症狀;麥門冬可以清除燥熱、降火氣,平衡人蔘的藥性;五味子富含有機酸、固醇、類黃酮,可以保肝、固元氣;金銀花可以清熱解毒、經常用於中暑上火等症狀;甘草和中,調和諸藥達到清熱解毒,清涼退火效果。

 

很多人以為夏天不宜進補,其實是錯誤觀念,由於夏天出汗量多,睡眠時間較短,因此體力的消耗是四季中最多的,為了增強體力、提升免疫力,夏季進補最適合進行「涼補」。她建議可多選用益氣生津的中藥材,如綠豆、薏仁、麥門冬、菊花、金銀花及淮山等;還有玉竹白木耳湯、百合蓮子湯、麥冬生津茶、酸梅湯等,也都具有很好的消暑功效。



原文網址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619/719315.htm#ixzz4C5rnYC5w 

 

常景有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瓜皮湯.jpg

膽囊呈梨形,緊貼在肝下面的膽囊窩內,容積約30-50毫升,有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 

膽囊具有收縮和貯存膽汁的功能。平時肝髒分泌的膽汁先流入膽囊,通過粘膜吸收水分,使膽汁濃縮,並貯存起來。未濃縮的膽汁呈金黃色,濃縮後的膽汁呈空綠色。進食時(特別是進脂肪性食物時)膽囊收縮,膽汁經膽囊管、膽總管流入十二指腸內,協助脂肪消化。 

常見的膽囊病變有膽囊炎、膽結石等。 
膽囊炎、膽石症常用食療方

 

冬瓜皮湯:冬瓜皮6090g。加水煎煮至爛熟成湯。日分23次服。

萊菔子粥:萊菔子(蘿蔔子)15g,白米3050g。先將萊菔子炒後研末,再與米同煮成粥。不拘時服之。

大麥粥:大麥50100g。先將大麥磨碎如粟米大,再加入水,煮粥食之。

豬肚馬蹄湯:每次用馬蹄(荸荠)1015個,去皮切片,豬肚150200g,洗淨切成小塊,加水同煮,淡食或低鹽食之。



茶葉含有多量維他命C,且有清淨膽汁混濁和清除血液雜物的作用。制茶葉粉末時,可用多種茶葉混合在一起,效果顯著,值得一試。茶葉粉末是採用市面上的龍井、香片、綠茶、雨前等均可,先曬幹,再磨成面粉一樣細,越細越好,用開水沖茶葉末,趁熱連同茶葉末一起服下。每天晨起時服一次,睡前服一次,其他時間隨時可服,初服時每次二茶匙,每天服用六次,約二年後,改爲每次一茶匙,每天四次。
 

 

貼心小撇步

中醫針對膽的穴道:膽俞、右心俞、陽陵泉、足三裏等穴。

 

資料來源:

http://tc.wangchao.net.cn/xinxi/detail_1951141.html

常景有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膽癌症.jpg

<膽囊炎>

 

膽囊炎細菌性感染化學性刺激(膽汁成分改變)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為膽囊常見病。在腹部外科中其發病率僅次於闌尾炎,本病多見於3555歲的中年人,女性發病較男性為多,尤多見於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婦女。可分為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

 

飲食建議

(1)急性發作膽絞痛時應予禁食,可由靜脈補充營養。

(2)慢性或急性發作緩解後,可食清淡流質飲食或低脂、低膽固醇、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每日脂肪攝入量應限制在45公克以內,主要限制動物性脂肪,可補充適量植物油(具有利膽作用)。膽固醇應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碳水化合物每日應保證300330公克。蛋白質應適量,過多會刺激膽汁分泌,過少不利於組織修復

(3)提供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CB族維生素,但脂溶性維生素ADEK類胡蘿蔔素蝦紅素等需要膽汁分泌參與吸收,所以要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適量進補,以免造成患者病情惡化。確實需要補充脂溶性維生素ADEK、類胡蘿蔔素等則採取靜脈注射的方式適量補充。

(4)適量膳食纖維,可刺激腸蠕動,預防膽囊炎發作。

(5)充足的水分攝取有利膽汁稀釋,每日可飲用15002000毫升的水分。

(6)少量多餐,可反覆刺激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出,達到引流目的。

(7)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類。

(8)合理烹調,宜採用水煮、蒸煮、燜煮等烹調方法,忌用炸、煎等。高溫油脂中,含有丙烯醛等裂解產物,會刺激膽道,引起膽道痙攣急性發作。

(9)食物溫度適當,過冷過熱食物,都不利於膽汁排出。

 

 

<膽囊癌>

 

早期的膽囊癌症並沒有症狀,其症狀多是在影響到其他器官後才一一浮現出來,或許僅有膽石症以及膽囊炎的症狀,如右上腹脹痛,食慾不振,噁心或嘔吐,嚴重者則出現黃疸、高燒、右上腹腫塊甚至腹水,此外,某些類似急性膽囊炎的年老罹患者,應先考慮是否存有「膽囊癌」的病變。

膽囊癌好發年齡在六十至七十歲之間,男女之比例與膽石症相似,男性與女性之比約為1:3。雖然很多膽囊癌病人都有很長的患病史,但也有少數病人完全沒有症狀,是因為作超音波檢查時才被發現的,一般常見的是膽石症或膽囊炎症狀,也有一些末期病人會表現出癌症的症狀。有症狀之膽囊癌可分為五種表現方式: 


 大多數的病人以慢性膽囊炎之症狀為表現,包括腹痛、噁心、嘔吐等。
約有1/3~1/4的病人以類似膽管癌或胰臟癌之方式表現,其症狀主要為黃疸、體重減輕、腹痛為表現。
約有1/4的病人發現時是以其他臟器(如肝臟、肺臟)之癌症症狀表現,這由於膽囊癌直接侵襲或轉移所致。
約有七分之一的病人是以急性膽囊炎為表現,其症狀為右上腹痛、發燒、畏寒、腹部壓痛、反彈痛等。
 
極少數以其他腸胃症狀表現,例如上消化道出血或潰瘍痛等。
有些病人完全沒有異常,是利用超音波等工具篩檢出來的。

 

治療

在臨床上,膽囊手術切除是唯一根本治療膽囊癌的選擇。由於膽囊癌的預後較差,第一期膽囊癌五年存活率約85%,第二、三、四期各為25%10%2%;因此,基於膽囊癌與膽囊結石有密切的生成關係,對於某些有症狀的膽囊結石罹患者而言,早期接受膽囊切除便是預防膽囊癌衍生的最佳積極治療。尤其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使這種手術變得簡單而且少合併症,這種想法更是變得普遍。

 

 

資料來源 :

http://cht.a-hospital.com/w/%E8%83%86%E5%9B%8A%E7%82%8E

http://www.canceraway.org.tw/cancerpageshow.asp?IDno=511

http://www.rh2.com.tw/request/20.htm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9707/14.htm

http://enerqi.pixnet.net/blog/post/34117729

http://meiyoclinic.com.tw/tw/encyclopedia-detail.php?i=26

 

 

常景有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膽結石.jpg

<膽結石>

結石大抵可分兩種,第一種是膽固醇結石,這種結石大多與女性的荷爾蒙有關。懷孕時女性荷爾蒙的變化、女性荷爾蒙替代治療等,都會影響荷爾蒙和膽汁的比例,造成膽囊膽固醇與膽汁飽和度不平衡,因而產生結石。這就好比在水中放了太多糖,糖無法完全溶解而沉澱在水杯下,是同樣的道理。根據統計,25%美國婦女有膽結石,到了七十五歲,婦女罹患膽結石的比例更升至50%,而七十歲的美國男性,只有30%罹患結石。

第二種結石是由膽紅素鹽引起,多呈棕黑色,常見於肝硬化病人。也有極少數的結石呈黑色,常見于溶血性貧血症。除了上述原因外,膽囊內膜發炎感染或膽囊收縮功能欠缺亦是造成結石的原因。其他包括長期靜脈營養注射、減胖繞道手術、小腸切除或克隆氏腸炎患者、肥胖、免疫系統不良等,得到膽結石的機率亦較高。

結石可小如芝麻,也可比高爾夫球還大,數量可由一顆至數十顆不等,不過結石數量不一定與臨床症狀成等號。臨床上,90%膽結石並無任何症狀,普通常見的症狀如:飽食了高脂肪食物後,發生右上腹部抽疼、噁心、想吐、腹脹、盜汗,疼痛部位可反射到右肩及上背部等,發作時間可持續一至數小時。如疼痛持續數小時不止,或有發燒現象,可能已併發成急性膽囊炎,應馬上就醫,以免延誤,否則會衍生可能致命的併發症。

膽結石如不治療,有那些可能發生的隱憂呢?這包括可能引起急性膽囊炎、總膽管結石、急性膽管炎、胰臟炎,甚至形成膽囊癌 (80%膽囊癌帶有膽結石)

 

膽結石的危險因子

年紀是膽結石主要的危險因子,大於40歲有較高的發生率。
女性較男性有較高的發生率。
懷孕期間荷爾蒙的變化,影響膽道系統;雌激素增加膽固醇分泌,黃體素減少膽汁分泌,造成膽固醇過飽合進而增加膽結石形成的機率。
有膽結石家族病史的患者,其發生膽結石疾病的比例較高,這也是為何種族間盛行率差異大的原因之一。

肥胖者(BMI>30) 容易罹患膽結石疾病,隨著BMI增加,發生膽結石的比例上升。
體重快速下降者,膽結石發生率增加,可能和膽汁組成改變有關;膽汁黏蛋白及鈣濃度上升促使膽固醇結晶及結石形成。
其它像是服用雌激素、口服避孕藥,糖尿病患者,接受全靜脈營養治療的患者,缺乏運動或高三酸甘油脂病患都有較高的膽結石發生率。

 

膽結石治療方法

膽結石根據症狀的有無主要分成三種處理方式:觀察與等待膽囊切除手術膽結石溶解治療


沒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通常不會做任何處理,因為大部分患者的一生都不會發生任何症狀,根據研究追蹤15年結果顯示由無症狀變成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只有20%,觀察及等待是最好的處置方法。
一般來說有症狀的膽結石最主要的處理方式為膽囊切除手術,它是最有效預防膽結石再復發及併發症發生的方法,92%的病人經過膽囊切除手術後其膽道疼痛的症狀完全消失。手術主要分成腹腔鏡膽囊摘除手術和傳統膽囊切除手術。腹腔鏡膽囊摘除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有較低的死亡率、住院時間較短、較少組織傷害、術後回復較快等優點,因此目前多傾向於使用此方法。切除膽囊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一半病人在切除膽囊後會有腹脹氣、軟便的現象,大部分病人症狀輕微不需經過治療症狀可以逐漸消失。
膽結石溶解藥物會考慮用於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或有可能會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但不適合手術者,其他情況例如需要動肥胖手術的患者也會先使用藥物預防膽結石形成。另外臨床上也會利用體外震波碎石術將結石震碎成小片段或沙狀,配合藥物一起使用利於結石溶解和排除,但是這些結石溶解的方式其膽結石疾病都有可能再復發。

 

資料來源 :

http://www.us.tzuchi.org/u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322:2013-12-08-19-38-42&catid=76:2010-08-30-08-34-43&Itemid=288
http://www.twhealth.org.tw/index.php?option=com_zoo&task=item&item_id=733&Itemid=21
http://www.taic.mohw.gov.tw/?aid=509&pid=88&page_name=detail&type=1143&iid=1723

 

 

 

常景有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肝膽.JPG

<>

膽囊濃縮儲存膽汁之用。肝細胞會製造出膽汁,膽汁溶解脂肪及酒精。肝會持續分泌膽汁,流進膽囊中儲存。當小腸進行消化作用時,便會釋放膽汁。經膽囊管和膽總管在肝胰壺腹胰液混合,並排到十二指腸。膽囊是屬於膽道的一部分,位於人體的右上腹部、肝臟的旁邊。膽道廣義來說,包含了肝內膽管、肝外膽管,以及膽囊。人說「肝膽相照」,肝和膽確實關係緊密。成人肝臟一天可製造、分泌出500700c.c.的膽汁,透過膽管這個膽汁流通的通道,儲存於膽囊中,再注入腸內。膽汁有助脂肪分解,以及脂溶性維他命ADEK的吸收,至關重要

 

膽囊是用來儲存膽汁的地方,類似「水庫」的功能,由平滑肌組成,直徑約37公分,像個可伸縮的氣球,容量可達3050c.c.。當食物進入腸道後,腸道會分泌一種稱為「膽囊收縮素」的荷爾蒙,刺激膽囊收縮,排出膽汁以幫助消化。膽汁內含膽鹽、膽酸、膽紅素、膽固醇等成分,可幫助脂肪分解為較小的單位,使脂肪更容易與酵素作用,並被小腸吸收。膽汁成分到了小腸末端,會被重新吸收回來再利用,這稱為「腸肝循環」。

 

所以不要只知道肝哥卻忽略了膽弟的存在!其實膽對肝來說有很大的幫助,能夠減少肝過多的負荷,讓肝專心地為我們人體做解毒的工作。保肝之餘別忘了顧顧膽唷!

 

資料來源 :

http://www.us.tzuchi.org/u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322:2013-12-08-19-38-42&catid=76:2010-08-30-08-34-43&Itemid=288

常景有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胃.JPG

腸.JPG

消化道包括腸和肛門。腸是消化系統中,由肛門之間的消化管道,為大部份化學消化過程的所在地,將食物營養吸收。

 

    小腸環狀褶及絨毛,可以增加腸道的表面積,十二指腸介於胃與空腸之間,是小腸中長度最短、管徑最大、位置最深且最為固定的小腸段.胰管與膽總管均開口於十二指腸。因此,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膽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腸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空腸可吸收像胺基酸脂肪酸等的養份。迴腸腸絨毛可以吸收維生素B12膽汁酸,也可以吸收其他養份。

 

    大腸盲腸,連接著闌尾結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結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但其中也有一些可以生成維生素K的細菌。

 

    直腸,是人的消化系統的一部分,它是的最後一部分,位於肛門的前面,其作用是積累糞便。當直腸中的糞便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向大腦通知這個狀態,以便排便。最後由肛門排出糞便。

 

    胃腸道是免疫系統重要的部份。消化道的表面積,大約是一個足球場的表面面積,由於表面積大,因此需要免疫系統的工作才能防止病原體進入血液及淋巴

 

    對健康有益的腸道菌群也可以避免可能有害的細菌在腸道中生長。讓細菌在腸道中為有限的空間及食物而競爭,腸道一般會有80-85%的益菌,其餘15-20%是可能有害的細菌

 

    食用高纖的食物可以誘導調節T細胞的分化,經由誘導T細胞的分化、調節T細胞,減少其發炎及過敏反應

 

 

 

~老人常見的消化道相關問題~

 

便秘  “這是我們看到的最常見的事情之一,的確,隨著人們進入他們的60歲和70歲,大便的習慣可能會改變,主要是較多的便秘。”

    症狀包括排便困難或疼痛、不常排便及硬的、乾燥的大便。

有許多與年齡有關的因素會引起老年人便秘。

 

 

消化系統的變化  你的消化系統藉由一系列的肌肉收縮移動食物通過你的身體。就像擠牙膏那樣,這些收縮推著食物沿著你的消化道移動。

    當我們年紀大了,這個過程有時就會變慢,而可能會導致食物比較慢地通過結腸。當東西慢下來,更多的水分就會從食物殘渣中被吸收,這會導致便秘。

 

藥物的使用  老年人服用很多種藥物,當年紀大了,開始會有較多的健康問題,需要藥物來處理。

    幾種常見的藥物會引起便秘,用於治療高血壓的鈣離子阻斷劑就是一個例子。“對血壓非常好,但常造成便秘”。

    麻醉性止痛藥則是另一種常見的罪魁禍首。膝關節或髖關節置換手術的老年人經常會被給與麻醉性止痛藥治療疼痛。“麻醉性止痛藥直接影響腸道,它們會減慢腸道。”

 

不活動  當年紀大了,人們常變得較不活動,而不活動會使你便秘。生病期間臥床休息更會導致真正的問題。例如,如果一個人做完關節置換手術,需要時間來恢復才能再度充分活動。再加上麻醉性止痛藥,“使得可以處理的便秘變成更嚴重的問題。”

 

沒有喝足夠的水  任何年齡的人,保持良好的飲水習慣有助於防止便秘。尤其因高血壓或心臟衰竭問題而使用利尿劑的老年人問題更多。利尿劑使你小便次數增多以排除多餘的液體,而使血壓降低。有些人可能會避免喝太多的水,使他們整天不必上廁所。在排尿較多與飲水較少的情況下,你會變成脫水。

 

 

~如何保護你的消化系統健康~

 

保持活動  每週至少運動5天,每天30分鐘,可以幫助預防許多與年齡有關的健康問題。這也將有助於你保持規律和減少患結腸癌的危險。

 

多吃纖維  高纖維食物(包括水果和蔬菜)、全穀物和豆類也往往是高營養及低脂肪。高纖維食物可以幫助預防便秘的症狀。

 

飲用大量的水  在一整天中喝大量的水。喝足了你就不會覺得渴。如果你正在服用利尿劑,跟你的醫生商討管理你服藥的方法,好讓你不會變成脫水。

 

管理你的體重  保持健康的體重,可以幫助預防許多與年齡有關的健康問題,如心臟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避免健康問題可以減少一些你需要服用的藥物,這表示就較不必擔心消化的副作用。

限制飲食中的脂肪、選擇健康的部分、及選擇全食物而不吃加工食品都將幫助你更輕鬆地管理你的體重。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有任何令人煩惱的症狀,一定要告訴你的醫生,並要求定期的篩檢。

 

 

<<大腸癌>>

 

什麼引發大腸癌

    大腸癌的成因仍然是未知之數,這方面的研究仍全力在進行。根據統計,大腸癌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可能增加患腸癌的危險。此外,肥胖、缺乏運動、吸煙、飲酒也可能增加風險。

    家族中有人患過腸癌,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成員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較高。如果年齡在45歲以下的父母親或兄弟姊妹得了大腸癌,或者同一家族中有幾個人患有大腸癌,得大腸癌的風險都會增加。

因親人患大腸癌而擔心的人,可到專科診所請醫生評估自己患病的風險。定期用結腸鏡檢驗,對於高危險族群會有幫助。

 

大腸癌的症狀

大腸癌的症狀包括以下任何一種:

大便有血,或呈黑色

大便帶有黏液

沒有明顯的理由下,大便習慣改變 (如持續的便秘或腹瀉)

體重下降

腹部絞痛

便後感覺腸內仍有糞便

嘔吐

貧血症狀,如手腳冷、疲倦、容易心跳、氣喘、面色蒼白及頭暈

癌腫瘤也可能引致腸閉塞,症狀包括身體不適、便秘、腸絞痛和腹部發脹等。

 

 

術後吃得好有助康復:

    切除腫瘤後,有些食物可能影響到排便的習慣。術後短則數星期,長則數月,排便的習慣就會穩定下來。

    但初期或會有以下的變化,須耐心適應:一天排便數次(頻繁);一有便意就要衝往洗手間(急迫感);腹瀉;便秘;腹脹,經常放屁;臀部痠痛。這些症狀通常會逐漸減輕。若情況持續或排便始終不穩定,須告訴醫生,看應該用藥還是請這方面有專長的護士或營養師協助。定時進食有助於穩定排便。如果食慾不振,不妨試試少量多餐。每天至少飲用一至兩公升純水。多吃魚、肉、蛋等高蛋白食物以助康復。宜進食各種不同的食物以求均衡。但要按身體狀況,避免過敏和須顧忌的食物。最好每天記錄食物的種類、數量和身體的反應,看怎樣進食對康復最有利。

    若有腹瀉,可多吃白麵包、白麵等低纖維食物,避免全麥等高纖食物。少吃綠葉菜。蔬菜要煮軟,水果要削皮。排便漸趨穩定後,可試食術後初期不適應的食物,看是否不再影響排便。若始終不能適應,可請教營養師。術後若經常放屁或感到腹脹,試看以下的做法能否紓緩:放慢進食,仔細咀嚼;少吃豆類、啤酒、口香糖、碳酸飲料、洋蔥。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6%88%E5%8C%96%E7%B3%BB%E7%BB%9F

http://www.uuuwell.com/mytag.php?id=56692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42067

http://blog.xuite.net/jt.jane/blog/61076324-%E8%80%81%E5%8C%96%E8%88%87%E6%B6%88%E5%8C%96%E7%B3%BB%E7%B5%B1%E7%9A%84%E5%81%A5%E5%BA%B7

http://www.ysp.com.tw/ysp/Product-Medicine-01.aspx?tc=6b&volumn=201009&sn=6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6028

http://kokushinado.ame-zaiku.com/gastro/2_gastduo.html

http://www.med.miyazaki-u.ac.jp/community-medicine/child/syoukaki/syoukaki1.htm

http://www.cancer-fund.org/tc/bowel-cancer.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85%B8%E7%99%8C

 

 

 

常景有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62A00_P_02_02  

夏威夷Honolulu University校長Arthur O Yamada(右一)、校方代表博士黃思快(左一)授證予常景有機董事長林心笛(中)。圖/業者提供

有蔬菜美人之稱,常景有機董事長林心笛日前前往美國夏威夷Honolulu University授頒商學院榮譽博士。於103323日特別為林心笛董事長舉辦授證典禮。

常景有機長期耕耘東南亞市場,尤其新加坡市場是林心笛積極海外布局市場。本身是新加坡青商會成員之一的林心笛,曾經受邀到大會演講,林心笛透過演講傳達有機飲食與五色蔬果對人體的好處,並將一位女性如何突破經營困境、堅持最佳品質的過往經驗分享青商會會員。在這一場演講場次中,夏威夷Honolulu University校長Arthur O Yamada正是台下聆聽者,對林心笛的堅持、毅力深表佩服。

在這場演講後,Yamada校長希望頒發榮譽博士給林心笛,然而一直未前往夏威夷接受這一榮譽。直到今年,校長以「讓榮譽博士學位有助於有機飲食志業的推動」才深深打動林心笛,接受了這項殊榮。

 

 

 

 

常景有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查委員道鑑:

       本人以長期研究、推動人類健康飲食之職、志業參與者身份,很樂意推薦林心笛董事長,從她所經歷、所堅持、所鑽研之種種,足以授封貴校榮譽博士之學位。

       林心笛董事長年輕時就是一位往返台日經商的成功企業家,在2000年時經歷一場病痛後,將經營事業的才幹運用在推動有機飲食。有感於健康之於人的重要性,她抛開生意人錙銖計較特質,她堅持有機 生產的自然飲食,她希望因為她的堅持可以為人們帶來健康與快樂。

      本人與林心笛董事長也是結緣有機這項共同的志業。林心笛董事長致力提供安全、有機的產品;而本人在學校執教鞭同時,也希望致力於正確飲食與營養觀念傳承、宣導,林心笛董事長及其經營的事業體與本人的研究領域不謀而合,過去,在時間許可下,本人也會盡力參與各界舉行的有機飲食宣導活動,因此,讓本人有機會進一步理解、欣賞林心笛董事長在有機飲食上的堅持與奉獻。

      林心笛董事長在有機飲食知識研究上也孜孜不倦,從有機種植、生產製造、營養存、產品研發、行銷推廣…等等各項學問,她都親自帶領研發團隊深入研究,以確保每一位食用的消費者都能夠安心、於心地食用,最終而能獲致身心的幸福感。

       基於前述內容,個人極力肯定林心笛董事長是一位在事業經營與道德良心兼具的優秀企業家。本人極力向審查委員推薦林心笛董事長足夠資格擁有  貴校之榮譽博士學位。

敬頌

時祺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
陳俊榮
親筆簽名 敬啟

西元 2014年3月20日

典禮授獎照片 / 新加坡
 
IMG_0484.JPG  IMG_0513.JPG      IMG_0530.JPG    IMG_0549.JPG  
 
D01_3435.JPG
 
 
 
 
 
 
 
 
 
 
                                                

常景有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