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子宮.jpg

<<子宮>>

    子宮是雌性哺乳動物的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人類女性的子宮位於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而其他哺乳動物形狀形態各不相同。

    子宮由上到下可分為子宮底、子宮體、峽部與子宮頸

  • 子宮底:輸卵管水平線以上的部分。
  • 子宮體:子宮中間較細的部分。
  • 峽部  :連接子宮體與子宮頸的部分。長度只有1公分。
  • 子宮頸:子宮底部狹窄的開口。連接陰道。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這個名詞,顧名思義,就是子宮腔內的黏膜生長在不正常的地方,例如骨盆腔內的腹膜、大腸和卵巢。這些長錯地方的子宮內膜,並不是腫瘤,也不是癌細胞,而是具有子宮內膜同樣功能的組織,只是長錯位置。這些病患常常伴有經痛與行房時疼痛的症狀。因此經痛、性交痛與不孕症,構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臨床三大表徵。

bo_09.jpg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三大原因,目前有三種說法

經血倒流

胚胎期未分化的細胞存在骨盆腔的各器官內,經青春期的發育後,漸漸地演化成子宮內膜的細胞

子宮內膜的細胞,因不明的原因侵入血管或淋巴管,而隨著血液或淋巴液,被帶至其他的器官

  

關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並不容易,因為病情的嚴重程度與臨床症狀並不成正比;往往遇到病患的病灶很輕微,卻有劇烈的經痛與性交痛;反之,有些病患病灶很嚴重,自身並無明顯的症狀。至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因病患的年齡、疾病的嚴重程度和不孕與否,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大致上,可分為內科荷爾蒙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兩種。

 

 

子宮肌瘤.jpg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荷爾蒙依賴性的平滑肌瘤,多見於30-50歲的女性。據統計,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有1/5罹患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分類,依位置可分為3種

1. 漿膜下肌瘤

2. 黏膜下肌瘤

3. 間質肌瘤

 

 

子宮肌瘤是否開刀切除 視情況而定

   婦女若沒有出現不適症狀,或症狀不會影響日常作息,就沒必要採取積極性治療,每3個月至半年追蹤子宮肌瘤變化即可。

    基本上,還想要懷孕的女性可考慮僅切除子宮肌瘤,術後仍保有子宮功能;對於不想懷孕又擔心復發的女性,則可以考慮摘除子宮。

 

子宮肌瘤突然變大要小心

    婦女得知體內長了子宮肌瘤時,應以不憂不懼的平常心來對待,一方面多數患者沒有症狀,另一方面子宮肌瘤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並不高,所以醫師通常使用超音波追蹤子宮肌瘤變化。但超音波無法確定子宮肌瘤為良性或惡性,若發現陰道有不正常出血,或子宮肌瘤在1、2個月內突然快速變大,就要警覺是否為惡性腫瘤。

 

參考資料:

http://myhospital.pixnet.net/blog/post/30430234-%E3%80%90%E5%A9%A6%E7%A7%91%E3%80%91%E7%97%9B%E7%B6%93

http://lotuspharm.blogspot.tw/2015/05/20150521.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90%E5%AE%AB

http://www.mmh.org.tw/ivflab/endometriosis.html

http://www.twhealth.org.tw/index.php?option=com_zoo&task=item&item_id=783&Itemid=20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8174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consult/consultTopic.action?nid=20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常景有機 的頭像
    常景有機

    常景有機

    常景有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