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
膀胱是中空的、由肌肉包圍的、可以伸縮的器官,位於動物的盆底。
膀胱底部有左右輸尿管入口,頸部有出口通尿道;成人的膀胱一般容量為300~500毫升尿液。
膀胱炎
頻尿、尿尿痛---膀胱炎的主要症狀:
大部份的膀胱炎都是由尿道感染上來的,尿道粘膜當然也處於發炎狀態,所以解尿時會有很不舒服的燒灼感。膀胱壁的微血管有時會因細菌的破壞引發出血,出現血尿。比較嚴重的膀胱炎也可能伴有發燒,尤其是併發腎臟炎的時候。
膀胱炎的好發者:
1.女性:女生尿道較男生短,尿道口和陰道口及肛門口也很接近。所以女生會陰部的細菌有較大的機會經由尿道口感染泌尿道。
2.攝護腺肥大的男性:肥大的攝護腺會妨礙膀胱尿液的排空,因而增加膀胱炎發生的機會。
3.停經後的婦女:停經後,因雌激素分泌減少,尿道粘膜變薄,對細菌的抵抗力變差,膀胱發炎的機會因而增加。
4.尿路結石:尿路結石和泌尿道感染常互為因果。有尿路結石的人因尿液排出不順,容易尿路發炎;而尿路經常感染的人,也容易產生尿路結石。
5.長期使用導尿管:導尿管是置於尿道和膀胱中的異物,當然會增加膀胱發炎的機會。
6.免疫功能降低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是最常見的原因。其他如:愛滋病,癌症患者…等。
間質性膀胱炎
國內外醫學界,間質性膀胱炎的病理機轉還沒有定論,各種觀點都有。
有過敏史、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或壓力過大者是高危險群,某些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粘黏或充血、卵巢腫瘤、會陰或陰道炎、懷孕或停經等,也可能誘發或使症狀惡化。
很多人誤以為間質性膀胱炎是細菌引起的膀胱發炎,或以為是膀胱表皮急性的發炎,其實並不是。
雖然至今病因仍是謎團,治療對策卻相當多元。
目前最新的治療方法包括:
●口服藥物治療
●膀胱加水擴張術,膀胱內藥物清洗
●雷射燒灼手術
●膀胱剝離擴大手術
●生物回饋法或神經電刺激術(訓練骨盆腔肌肉群)
●膀胱切除外科手術
可不可以少喝點水?
有些間質性膀胱炎患者受不了頻尿造成的種種不便與困擾,不敢喝水,以為這樣可以減少尿意,其實反而更糟。
如果不攝取足夠的水分,尿液濃度將增高,反而刺激膀胱,導致更嚴重的頻尿與膀胱疼痛,建議仍應維持每小時攝取100~200cc水分。
同時,要養成均勻喝水的習慣,一小時約喝100~200cc,不要一下子喝一大口,要分5~6次慢慢喝,即使不是患者,女性平時最好也能養成均勻喝水的習慣,常保膀胱健康。
結石
腎結石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其他疾病及與飲食習慣有關。已經知道泌尿結石有32種成分,最常見的成份為草酸鈣、磷酸鈣,一般人的觀念總以為攝取過量的鈣會加速腎結石產生,低鈣飲食其實不會降低結石的發生率,相反的,適量補充鈣,卻能減少尿路結石的發生。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6%80%E8%83%B1
http://www.tcs.org.tw/book/pdf/005/01.pdf
http://www.drmed.cn/Urinary-incontinuence/cause
http://www.taiam.com.tw/2_5.html
http://www.cych.org.tw/cychweb/cych2/carepromo_show.aspx?c_id=131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4994&page=1
http://www.vghtc.gov.tw/GipOpenWeb/wSite/public/file/portal/periodical/med163/11-12.pdf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5%8E%E7%B5%90%E7%9F%B3